特征特性:鮮食雜交中晚熟品種。果實發育期37天左右,全生育期100天左右。平均單瓜重5.3千克左右,最大可達10.0千克以上。植株生長勢穩健,主蔓第一雌花節位8節左右,雌花間隔節位5節左右。果實橢圓形,果形指數1.33,綠果皮上覆黑色齒條,皮厚1.2厘米左右,果肉紅色,纖維少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%,邊可溶性固形物7.5%,果皮硬度中,肉質口感細脆爽口。中抗枯萎病,耐低溫弱光性一般,耐旱、耐瘠薄性較強。第1生長周期畝產3549.1千克,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7.1 %;第2生長周期畝產4218.0千克,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0.4 %。
栽培技術要點:該品種抗病抗逆性強,生態適應性廣,易栽培,全國各西瓜產區均可推廣種植。長江中下游地區早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,3月下旬育苗,4月中下旬移栽(最低氣溫穩定在15℃以上)。育苗一般采用營養缽育苗為宜。株行距0.5米×2.6米,三蔓整枝,2~3花留果,1株1果。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,以有機肥為主,嚴控氮肥用量過多。坐果前適當控制肥水供應,防止瘋秧;坐果后及時疏果并要保證肥水供應,才能充分發揮其豐產潛力;轉熟期適當控制肥水供應,以保證其品質。不宜過早采食,以九成熟以上采收品質最佳,否則會導致瓤色偏淺和品質下降。整個生長期要適時防治病蟲害。
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:適宜在山西、安徽、貴州、內蒙古、山東、河南春露地種植。